当医生...
上了一学期的人文医学讲座,就要写心得报告,于是就顺便把报告内容贴进BLOG,缓和一下BLOG被冷漠的可悲状况.很感谢亲爱的曉儒帮我编辑排版,实在万分感谢!我太爱妳了=)文章内容如下:
醫師醫的是病人,不是病毒.幫助病人最好的辦法,不盡然是趕走他們體內的病原,因為病人需要的往往不是一包藥,而是一個心靈的寄託。醫生擺出專業的招牌,就是供給病人浮躁內心的棲身之所.所以醫生要作的是關心病人,而不是一味關心病情.
倘若醫生高傲地擺出不可一世的架勢,身心受創的病人不但感受不到病情有妥善地受到最佳處置,反而覺得這世界在他(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冷漠了他。當一個人感到身體不舒服,心理上一定更難過,尋求醫生的幫助表示他已斷絕了其他來自熟悉環境援助得救的希望,因而才會轉向一位原本根本不認識的人,把身體毫不保留地豁出去供他人處理。那麼,病人已經在絕望之餘勇敢的踏出了信任醫生的一大步,醫生怎可敷衍了事?又怎忍心敷衍了事呢?
瞭解病情,是一種方法;瞭解病人,更是一種心態。
我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到只要靠著一顆同理心,就可以很有成效地解除病人的痛苦.不過我卻是經過較為另類的途徑認知到這個道理的。我是從我家對面的密醫看到此現象,那家密醫掛著 「鑽牙補齒」的招牌,為病人看牙齒,有些病人捧著臃腫的半邊臉頰走進診所,然後捧著同樣的臉頰走出去,下次竟然捧著兩邊腫的臉走進診所,出來時臉部還綁了濕濕的冰敷,這種情形可以連續好幾個月。我對那密醫的醫術當然不敢恭維,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病人每次痛苦的神情,在進出診所之後就有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的氣色,儘管病情毫無進展或成效不彰,病人就是很信任這位密醫,毫無怨言地複診。我就是如此深刻地見識到了醫病關係的重要性,病人走進診所裏尋找的有時候真的不是一位能對症下藥的名醫,而是一位能抒發情感的朋友。不過,那時縱然只有五歲的我,當然也清楚地瞭解如此的行醫方法有很大的瑕疵與缺陷.
我以上的親身體會,在賴其萬醫師的講座裏也找到了奇妙的共鳴。賴醫師每年為患有癲癇(epilepsy)的小朋友們辦夏令營,某特殊的一年小朋友們可以帶一位親人或朋友參加夏令營,結果有一位沒患病的小孩在夏令營結束的時候在賴醫師的耳邊說:「真希望我也患癲癇!」這些小孩生活困苦,平時感受不到人間的溫暖,但在夏令營中有人跟他交朋友,有人陪他玩遊戲,好不快樂.因此他真的不介意患癲癇。縱然他和癲癇患者日夜相處,很瞭解癲癇的痛苦,但是如果得癲癇換來的是每年都有參加夏令營的資格,那麼那一點點肉體上的痛楚真的不算什麼;換句話說,癲癇所帶來的可怕痛苦若能換來一年一次的人間暖意,那一切都是值得的,癲癇的病痛根本不算什麼,大多數病人要的,往往就只是感受那麼一絲的人間溫暖。
治病是治標,治病人是治本.(to cure some,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心靈的安撫,才是真才實學的行醫途徑,能對病人受苦產生敏感性,就可以得到病人的信任,行醫的路程,早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對症下藥,只不過是完成醫療手續最重要的最後一環、臨門一腳,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然而,經由我個人的觀察,臺灣的醫療體系,已經在全民健保下慘遭變質。
我在醫師作家,侯文詠的小說中看到一則 “笑話",很令人不可置信的是一個臺灣醫界中的現象:有一對老夫老婦天天來醫院看病.從耳鼻喉科看到眼科看到皮膚科看到骨科看到小兒科...看到醫院每位工作人員都認識他們了。有一天老公公沒來,侯醫師於是好奇地上前問阿嬤:「[台語]今天妳盎那ㄟ沒來?」老婆婆無奈的答道:「[台語]伊生病所以在家休息。」
病人在臺灣的健保制度下漸漸被寵壞了,看病不再是尋求援助,而是不負責任的「逛診所」(doctor-shopping)。不負責任的醫師應該遭到社會的嚴厲的譴責。不過,如果四周都是不負責任的病人,那可要另當別論了。不負責任的病人要的只是濫用醫療體系,全然沒有把自己當病人,也沒有把醫師當成朋友。他們仗著醫療服務病人的主旨,濫用一堆他們不應得的權利。有些醫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敷衍這些人的要求,反正可以向健保局申請經費,何嘗不樂,如此作法自然非常差勁;有些醫師無法違背良心,勸導這些不負責任的病人,反而遭到病人的抗議。臺灣的醫師在當醫師的同時,如果忽略了教大眾如何當病人,那麼這醫療社會還是不平衡的,醫療體系也得不到眾所冀望的進步。
我覺得教導大眾如何當病人這個擔子也該理所當然地落到醫師們的肩上,因為我們讀的書畢竟比一般人多,這是醫師們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弱點。(An attitude of intellectual pride is a common weakness in doctors. ~ Dr. David Landsborough IV)灌輸臺灣大眾正確的醫病觀念將是當醫生的一大挑戰,這算是我這學期上完人醫講座後最大的感觸。病人從醫生應得的全面照顧,是在病人懂得愛護以及尊重自己的前提下,才有效。倘若醫師一味在診所中進修,提高自己的醫療水準,等著各式各樣的病人接踵而來,待以實施自己閉門造車的全面照顧病人方法,效果其實很差.碰到水準若低劣的病人,儘管有再好的醫師,醫病效果也化為零.醫師應該踏出診療所,開導民眾,有效的提高社會整體醫療水平.
病人可以選擇醫師,醫師無法選擇病人.病人有的權力,是醫師的責任。我一直認為醫師需要病人才會有所成長,但病人是不需要醫生也會自己改變的。若你把醫生當賺錢的職業,那是你的誤解,因為醫生不像發明家,可以一意孤行的進行自己的研究工作,大賣專利;若你把醫生當穩定的職業,那是你的可悲,因為醫生生涯的變數太多了;若你不把醫生當職業,而當研究人類的途徑,那恭喜你,因為你在醫學錯綜複雜的道路上已經啟程了......
醫師醫的是病人,不是病毒.幫助病人最好的辦法,不盡然是趕走他們體內的病原,因為病人需要的往往不是一包藥,而是一個心靈的寄託。醫生擺出專業的招牌,就是供給病人浮躁內心的棲身之所.所以醫生要作的是關心病人,而不是一味關心病情.
倘若醫生高傲地擺出不可一世的架勢,身心受創的病人不但感受不到病情有妥善地受到最佳處置,反而覺得這世界在他(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冷漠了他。當一個人感到身體不舒服,心理上一定更難過,尋求醫生的幫助表示他已斷絕了其他來自熟悉環境援助得救的希望,因而才會轉向一位原本根本不認識的人,把身體毫不保留地豁出去供他人處理。那麼,病人已經在絕望之餘勇敢的踏出了信任醫生的一大步,醫生怎可敷衍了事?又怎忍心敷衍了事呢?
瞭解病情,是一種方法;瞭解病人,更是一種心態。
我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到只要靠著一顆同理心,就可以很有成效地解除病人的痛苦.不過我卻是經過較為另類的途徑認知到這個道理的。我是從我家對面的密醫看到此現象,那家密醫掛著 「鑽牙補齒」的招牌,為病人看牙齒,有些病人捧著臃腫的半邊臉頰走進診所,然後捧著同樣的臉頰走出去,下次竟然捧著兩邊腫的臉走進診所,出來時臉部還綁了濕濕的冰敷,這種情形可以連續好幾個月。我對那密醫的醫術當然不敢恭維,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病人每次痛苦的神情,在進出診所之後就有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的氣色,儘管病情毫無進展或成效不彰,病人就是很信任這位密醫,毫無怨言地複診。我就是如此深刻地見識到了醫病關係的重要性,病人走進診所裏尋找的有時候真的不是一位能對症下藥的名醫,而是一位能抒發情感的朋友。不過,那時縱然只有五歲的我,當然也清楚地瞭解如此的行醫方法有很大的瑕疵與缺陷.
我以上的親身體會,在賴其萬醫師的講座裏也找到了奇妙的共鳴。賴醫師每年為患有癲癇(epilepsy)的小朋友們辦夏令營,某特殊的一年小朋友們可以帶一位親人或朋友參加夏令營,結果有一位沒患病的小孩在夏令營結束的時候在賴醫師的耳邊說:「真希望我也患癲癇!」這些小孩生活困苦,平時感受不到人間的溫暖,但在夏令營中有人跟他交朋友,有人陪他玩遊戲,好不快樂.因此他真的不介意患癲癇。縱然他和癲癇患者日夜相處,很瞭解癲癇的痛苦,但是如果得癲癇換來的是每年都有參加夏令營的資格,那麼那一點點肉體上的痛楚真的不算什麼;換句話說,癲癇所帶來的可怕痛苦若能換來一年一次的人間暖意,那一切都是值得的,癲癇的病痛根本不算什麼,大多數病人要的,往往就只是感受那麼一絲的人間溫暖。
治病是治標,治病人是治本.(to cure some,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心靈的安撫,才是真才實學的行醫途徑,能對病人受苦產生敏感性,就可以得到病人的信任,行醫的路程,早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對症下藥,只不過是完成醫療手續最重要的最後一環、臨門一腳,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然而,經由我個人的觀察,臺灣的醫療體系,已經在全民健保下慘遭變質。
我在醫師作家,侯文詠的小說中看到一則 “笑話",很令人不可置信的是一個臺灣醫界中的現象:有一對老夫老婦天天來醫院看病.從耳鼻喉科看到眼科看到皮膚科看到骨科看到小兒科...看到醫院每位工作人員都認識他們了。有一天老公公沒來,侯醫師於是好奇地上前問阿嬤:「[台語]今天妳盎那ㄟ沒來?」老婆婆無奈的答道:「[台語]伊生病所以在家休息。」
病人在臺灣的健保制度下漸漸被寵壞了,看病不再是尋求援助,而是不負責任的「逛診所」(doctor-shopping)。不負責任的醫師應該遭到社會的嚴厲的譴責。不過,如果四周都是不負責任的病人,那可要另當別論了。不負責任的病人要的只是濫用醫療體系,全然沒有把自己當病人,也沒有把醫師當成朋友。他們仗著醫療服務病人的主旨,濫用一堆他們不應得的權利。有些醫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敷衍這些人的要求,反正可以向健保局申請經費,何嘗不樂,如此作法自然非常差勁;有些醫師無法違背良心,勸導這些不負責任的病人,反而遭到病人的抗議。臺灣的醫師在當醫師的同時,如果忽略了教大眾如何當病人,那麼這醫療社會還是不平衡的,醫療體系也得不到眾所冀望的進步。
我覺得教導大眾如何當病人這個擔子也該理所當然地落到醫師們的肩上,因為我們讀的書畢竟比一般人多,這是醫師們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弱點。(An attitude of intellectual pride is a common weakness in doctors. ~ Dr. David Landsborough IV)灌輸臺灣大眾正確的醫病觀念將是當醫生的一大挑戰,這算是我這學期上完人醫講座後最大的感觸。病人從醫生應得的全面照顧,是在病人懂得愛護以及尊重自己的前提下,才有效。倘若醫師一味在診所中進修,提高自己的醫療水準,等著各式各樣的病人接踵而來,待以實施自己閉門造車的全面照顧病人方法,效果其實很差.碰到水準若低劣的病人,儘管有再好的醫師,醫病效果也化為零.醫師應該踏出診療所,開導民眾,有效的提高社會整體醫療水平.
病人可以選擇醫師,醫師無法選擇病人.病人有的權力,是醫師的責任。我一直認為醫師需要病人才會有所成長,但病人是不需要醫生也會自己改變的。若你把醫生當賺錢的職業,那是你的誤解,因為醫生不像發明家,可以一意孤行的進行自己的研究工作,大賣專利;若你把醫生當穩定的職業,那是你的可悲,因為醫生生涯的變數太多了;若你不把醫生當職業,而當研究人類的途徑,那恭喜你,因為你在醫學錯綜複雜的道路上已經啟程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